柳書琴是台灣文學中生代研究者。目前在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服務。「日據時期臺灣文學」、「殖民主義與文學生產」、「東亞殖民地比較文學」是其研究專長。研究主題最早是1940年代的台灣文學,處理皇民化運動,以及皇民文學的相關議題,其碩士論文是「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之後,以《福爾摩沙》雜誌的作家群為對象展開研究,不僅以這些人的留日文學活動作為博士論文內容,也將這些作為任教期間的研究題材,日後集結出版,聯經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荊棘之首: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即是其成果。民國94年以後,她逐漸轉向台灣日治時期的漢文教育、漢文通俗文學、風月報方面的研究,之後轉向台灣與其他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滿洲國的文學比較研究,現在著眼於臺灣的左翼文學,研究朱點人、郭秋生等左翼作家的文本,所展現的反殖民精神。
論愛
edit- 我只是單純地去愛。所以,沒有節制,沒有計謀,不會做作,不知修飾,無法停止愛戀,一切問題只是不知道規矩。[1]
論民族主義
edit- 民族國家在與殖民主義格鬥的同時卻在某種程度上落入文化本質主義的視野。民族主義扼殺了各種本土差異,壓抑了地方文學的多重可能,也化約了複數的地方文化傳統。[2]
論後殖民論述
edit- 我相信後殖民論述的最終目的,在於從單一文化專制中解放各種帶有地域性、土著性的詞彙與表述,從內向外自然展現地方與世界各地域之間的平等對話。[3]
- 一個社會沒有自己的文學,國民的社會關懷將失去一片繁衍的土地,別的國家或社會也將漸漸忘記其容顏。[4]
- 「非國家文學」的台灣現代文學,提供了民族國家文學想像及其之外更為多樣的,凝視現代的契機。無法順利向上凝結到民族國家想像(或社會主義世界主義想望)之中的文化論述能量,向下沉澱的結果,蓄積出一股「批判性地域主義」的力道。當代台灣活躍於國內及國際的民間社會、文化團體、慈善運動與非營利組織,都是很好的證明。在描繪旅日青年文藝理想及其行動的過程中,可以看見今日台灣社會的活力來自多方涵育行諸長遠的地域文化勢力。專注凝視一片土地細節的歷史與文化,使我們更容易形成普遍性的覺察。既然台灣不過是步履蹣跚、卻不得不急促邁入(或被捲入)全球現代隊伍的眾多「傳統失地」的一處。那麼,台灣現代文學也應該能夠在見證、思辯或意圖抗拒全球化襲捲地方文化的洪流中,提供啟示。[6]
- 基本上,不管是在台灣在滿洲,都是從傳統文學一直往現代文學流變,然後在傳統文學的演化過程裡面,它會從古典的東西一直下來,到當代都還有。它會有通俗的文學,然後新文學。台灣或滿洲都會開展出本土的漢語文學跟在特殊體制底下形成的日語文學,所以它是一個雙語的狀況。那這樣子的雙語狀況,我用我的方式理解,把它想成生態流域的概念,就是說,在清代,台灣儒學社會發展到一個程度,在中國東北也有它自己的文學累積,每個區域都是一樣!它都有自己負載的文化能量,這樣文化能量的力量是超乎一個國家架構的!它會在舊的國家架構或民族架構崩解以後,再進入到新的國家架構裡面,只是說,新的國家架構給予的立場不一樣,所以會產生變貌。如果我們用這個角度去看,(我們)就不會以一個去看老古董的心情,或去看畸胎兒的心情,去看待每一個社會在傳統的轉變過程當中,所產生的那種非常奇特的文藝形式或是一些文類。[7]
- 台灣文學的創作及其知識化的歷程絕非容易,更非一時、一黨、政治性操作的結果。台灣文學作品的典律化,臺灣研究的學科化,其過程都是可以被客觀分析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有其漫長深刻的社會根源,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於抒發集體情感、認識自身土地與歷史的權力及渴望。[8]
論台灣
edit台灣在全球現代史的存在意義:
- 在西方中心的現代性神話依舊徘徊在當代全球化論述中陰魂不散之際,我們需要更為詳盡的「地方的現代史」,從地方、人民、傳統與環境的角度回溯與保存經歷千錘百鍊的地方生命與生活。正是在這樣一個歷時性與共時性的交叉點,台灣不論作為全球化之下的一個地方,或作為現代史中的一個案例,其與全球依存共生卻不消滅的文化主體意義,才是獨一無二、歷久彌新的。[10]
- 我認為,台灣因為在近代史的百年以內不是一個國家,所以它有許多超越國家、民族的經驗,這個經驗在全球--一個平等性的全球社區的發展當中,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要怎麼樣把我們的經驗拿出來,就必須要靠「知識化」的工程,這個知識化的工作,包括最早出土這些文獻,翻譯這些文獻,這些文獻可能用日語、荷語,以及其他不同的語言寫成。必須把它們翻譯,然後出版;之後研究,然後累積,這樣我們的成果才能被外國接受。外譯、到外國發表;同時也向下,向我們的國民教育發展,透過這種對國際的輸出,以及對國民教育的回饋,達到新的循環。然後從兩邊得到新的訊息,修改我們的判斷,經過這樣的循環,大量、反覆,這個知識化過程才會真的滲透,我們才會成為理解自己的世代,這是非常重要!。[11]
本土研究的價值:
- 人類文化的豐富性,仰賴於各式各樣的地方經驗。地方文化與大眾生活密接,反映了民眾的苦樂和夢想。相異地方文化的平等並存,區域內部多元文化的蓬勃伸展,有助於不同國家或社會群體的彼此認識和尊重,可以說是社會民主與區域和平的基礎。本土研究具有多種價值,我所看重的意義即在這裡。不論從臺灣史、東亞史或全球化角度來看,或在文化交會、大洋南北東西經貿移民往來各方面,都具有樞紐位置的臺灣,其地方經驗無疑是珍貴的。因此,臺灣研究不僅對台灣內部、對亞洲地域有重要價值,亦有潛力成為全球本土研究中極具參考性的一類型。[12]
感性的研究心得
edit- 我在學生時代,最早採訪的是台灣的老作家,然後在我教書以後,開始去接觸另外一個地區的作家。然後我同時感受到,他們要對我這個後輩世代講的是說:「我們究竟為何而寫?」我在採訪的過程當中,問了非常多的問題,有些問題對他(註:「他」是指,演講當時,講者投影片上的一位東北老作家)來講都太枝節了,他(們)只要向我傳達一個問題,是說:「妳知不知道文學在我們那個時代的意義?那個意義是跟妳們現在在搞文學,不一樣!」他一直想要告訴我這個重點,這個重點也是我過去從很多台灣的老作家身上感受到的一樣!為什麼要寫?他告訴我:「文學是一種工具!在一個沒有公民權與政治權的時代,文學就是政治的工具,市民的工具,爭取自由的工具,表達自我情感的工具」。[13]
- 歷史惠我以理性,文學賜我以想像。當我行經一個小村小鎮,渡越一條川水,接近一個離島,或踏入一灣海峽,百年流麗故事便在我眼前上演。直到現在,我依然喜歡緩緩品讀一篇台灣小說,在與同土地他者生命經驗的交流與共振中,沈思自己。[14]
- 白髮皤皤的老作家們以瘖啞聲音,在一介研究生面前眼神閃耀光彩的娓娓道來,令我難忘。這使我無論如何都想把殖民統治下臺灣作家,追求社會愛、追求自由、追求美的那股人文精神傳遞下來。[15]
参考文献
edit- ↑ 柳書琴/著,〈刺桐〉,刊載在2008年10月《生態臺灣》第21期,頁60。
- ↑ 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序言第2~3頁。
- ↑ 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頁21。
- ↑ 柳書琴/著,〈臺灣文學:臺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2011年10月《國文天地》第27卷第5期,頁46。
- ↑ 柳書琴/著,〈臺灣文學:臺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2011年10月《國文天地》第27卷第5期,頁46最後一段。
- ↑ 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序言第3頁。
- ↑ 2012年9月柳書琴在國立交通大學的演講錄影,講題為:「殖民地文學的力學構造:台灣左翼文學的案例 」,影片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3081210/http://140.113.86.231/site/channels/25/episodes/3118?locale=zh_cn&video=hq。該段語錄位在影片開始後的第7到第11分鐘之間。
- ↑ 柳書琴/著,〈台灣文學:台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刊載在2011年10月號第27卷第5期《國文天地》,頁42。
- ↑ 柳書琴/著,〈「當前台灣文學議題座談會」發言稿〉,刊載在2014年春季號第29期《文學台灣》,頁224。
- ↑ 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序言第3頁。
- ↑ 2012年9月柳書琴在國立交通大學的演講錄影,講題為:「殖民地文學的力學構造:台灣左翼文學的案例 」,影片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3081210/http://140.113.86.231/site/channels/25/episodes/3118?locale=zh_cn&video=hq。該段語錄位在影片開始後的第3到第4分鐘之間。
- ↑ 柳書琴/著,〈台灣文學:台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刊載在2011年10月號第27卷第5期《國文天地》,頁42。
- ↑ 2012年9月柳書琴在國立交通大學的演講錄影,講題為:「殖民地文學的力學構造:台灣左翼文學的案例 」,影片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903081210/http://140.113.86.231/site/channels/25/episodes/3118?locale=zh_cn&video=hq。該段語錄位在影片開始後的第6到第7分鐘之間。
- ↑ 柳書琴/著,〈台灣文學:台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刊載在2011年10月號第27卷第5期《國文天地》,頁42。
- ↑ 柳書琴/著,〈台灣文學:台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刊載在2011年10月號第27卷第5期《國文天地》,頁43。